石榴云/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。精力航灯
沿着314国道一路攀高,平息就能抵达红其拉甫气候导航站原址。记导航
这处不起眼的拉甫宅院,曾是气候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人控气候导航站 。1965年 ,精力航灯18名空军官兵 ,平息仅用了14天时刻 ,记导航在海拔4100米荒无人烟 、拉甫终年积雪的气候山脉上 ,建起了这个气候导航站,精力航灯拓荒出一条空中航线 。平息
60年后 ,记导航驻疆空军某部一支“赤色基因巡礼”小分队来到这儿 ,拉甫探寻这座耸峙在帕米尔高原之上的气候“精力航灯”……。
航拍红其拉甫气候导航站 。李南辛摄。
。使命的感化 。
气候导航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——偏僻。
飞机、轿车……耗时十余个小时方可抵达此地 ,关于60年前的“拓荒者”来说,这个时刻还不知要翻多少倍。
此处年均温度-3℃ ,200天刮8级以上劲风,被海拔数千米雪山盘绕 ,近乎“生命禁区”。自然环境与外界构成的天然屏障 ,让小小的气候导航站更显偏僻与孤寂。
20世纪60时代,我国决议拓荒一条通往西亚、非洲、欧洲的空中世界航线。托举这条航线的 ,正是红其拉甫气候导航站。
第一批建造气候导航站的官兵们风餐露宿 ,以帐子为营、以风沙为伴,在荒芜之地建起导航标杆。
原红其拉甫气候导航站老兵陆志勇没有想过,自己还有时机能再次站在从前的“家” 。带着激动的心境 ,他拨通了战友丁海平的电话 。
透过小小的视讯界面,老丁操着浓重的广东方言,一字一顿道:“1965年5月17日清晨3点,部队接到指令,在最短的时刻内,用最快的速度 ,在帕米尔高原与喀喇昆仑交会处,树立一个气候导航站。我得知自己被选中履行这个荣耀使命时,第一时刻告知自己,一定要完成使命 !” 。
该部通讯连政治指导员张少玮共享上一年跨区域通讯演练的阅历 。生疏地域,沙丘遮盖